中医科普系列之六:失眠怎么办,中医教你小妙招
你有没有失眠的体验,当你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,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,玩玩手机,发现更精神了;等你好不容易睡着了,突然间醒了,醒后却久久难以再次入睡;虽然睡着了,却总睡不踏实,时梦时醒;更有甚者会出现整夜难以入睡的情况,以上几种情况都属于失眠
“试着给自己定这样的任务:不要去想一头北极熊。然后你就会发现,接下来的每分每秒,你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头北极熊。”
——陀思妥耶夫斯基《冬天记的夏天印象》

人为什么会失眠?
失眠这事,古已有之。

《诗经》开卷第一篇就是:
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”
这说的就是,一位青年追求一位少女没得手,他失恋了,所以失眠了。
曹丕废汉献帝取而代之后,本应志得意满,却突感内心空虚,经常失眠:
“漫漫秋夜长,烈烈北风凉。辗转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。彷徨忽已久,白露沾我裳。俯视清水波,仰看明月光。”
这实在睡不着,他就干脆爬起来,跑去河边看月亮,直到天明露水打湿了衣裳。
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阮籍,睡不着觉的时候更绝,干脆坐起来弹一晚上琴:
“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。薄帷鉴明月,清风吹我襟。”
“诗圣”杜甫的失眠症就更严重了,这也与他忧国忧民的性格有关,他在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写道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
“诗仙”李白在一个月圆之夜,想起了远方的亲人,也失眠了,写下了《静夜思》: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写过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的元稹,在妻子因病去世后,也终夜失眠,写下:
“惟将终夜长开眼,报答平生未展眉。”
还有孟浩然那首意境优美、家喻户晓的《春晓》:
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”
如若不是彻夜失眠,又怎会听见“夜来风雨声”?
佛家有云,人之郁结,无非“贪、嗔、痴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失荣乐”尔;
翻译成白话,就是人之所以不开心,就是想要的太多,脾气暴躁,不讲道理,人际关系矛盾,痛失亲人,期望过高,焦虑迷茫等;
不管是古人,还是现代人,失眠障碍的主要原因,也大抵如此类;

不要害怕失眠;
人们失眠时,总是显得更加忧心忡忡……担心免疫力下降、血压升高、身体健康亮红灯,担心第二天工作没精神,担心考试挂科……
但其实伤害我们的,不是失眠本身,而是恐惧和烦躁。

不仅如此,失眠者还会使用很多方法来控制睡眠,但我们到底能不能控制睡眠呢?
答案是不能。
睡眠是人的生理现象,和血压、血糖、心率、情绪等一样,都是难以控制的。
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·韦格纳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“白熊实验”:他让受试者尝试不要想象白熊,结果受试者脑海中很快便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。

也就是说,你越想忘掉某事,记住它的几率就越高。
心理学家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为“精神控制讽刺过程”。
睡眠也是同样的道理:你越想控制睡眠,就越容易失眠。
回想下你失眠的经历,是不是这样的。
三秒钟辨证8大失眠症状,和对应解决方法,这时候能睡个好觉了
1:心火旺失眠——图一 2:肝火旺失眠——图二 3:肝气郁结——图三 4:心脾两虚——图四 5:心肾不交——图五 6:心血不足——图六 7:肝血虚——图七 肺经不通——图八 请问你会失眠吗?你是属于上面的哪一种呢
所以在失眠治疗中,会经常使用到一种叫“矛盾意向法”,就是当你睡不着的时候干脆让自己努力保持清醒,这样反而更容易睡着。
既然睡眠我们控制不了,那我们可以控制什么?
行动。
消除以往不良的睡眠习惯,如:晚上上床太晚,躺床上刷手机,早上醒了赖床不起等等。
做到“早上床、闭眼躺、醒就起”九字诀

失眠,是一种心理问题;
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统计数据称,至少半数以上的失眠症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,这一比例可以高达80%以上。

既然是心理问题,我们就得从“心”根治失眠,了解人的心理结构。
基础心理学表明,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有5个层次,由浅入深分别是:思维、情绪、身体、潜意识和真我;
那么普通失眠症患者,该如何深入看清自己的内心呢?
1、打破固有思维
必须睡足8小时?
错!
睡眠就像吃饭一样,不同个体、不同年龄人群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,有人天生饭量大,睡眠需求大,可能要睡10小时,有人天生饭量小,睡眠需求小,可能睡5到6小时就足够了,因人而异。
睡觉才是休息?
不一定!
不睡觉又不会死人,你越是害怕没休息好,就会越烦躁,反而会加重失眠,只有整个人放松才能更好地入眠。
2、拆掉“情绪炸弹”
比起思维,情绪更接近人的内心,对身心健康影响更大。
人有爱恨情仇、喜怒哀乐,它们就是藏在身体里的一股股能量,如果这个能量得不到释放,就会像“炸弹”一样,会有爆炸的危险,尤其是负面情绪。
3、听身体说
很多时候,我们的身体会对我们说一些真心话,却被我们忽略了;
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感受我们的身体,让身体和心理产生“共振”,有些身体和心理问题可不药而愈。
催眠治疗的鼻祖米尔顿·艾瑞克森,患有小儿麻痹症,还是色盲、音盲,看颜色只能看到紫色,听声音也听不到节律,有一天他经过一个教堂,看到好多人在那唱歌,虽然他听不到那个音乐的节律,但他看到唱歌的人都很开心。
4、穿透潜意识
到了这一阶段,可能就要借助专业催眠治疗师的力量了。
通过催眠,可以进入人的潜意识,彻底消除失眠者内心深处焦虑的病根。
关于人的潜意识,弗洛伊德指引我们从梦里寻找答案。
相信大家都看过一部电影《盗梦空间》,它就为我们很好地解释了梦和潜意识的关系,
莱昂纳多饰演的柯布,不仅可以进入目标人物的梦境中盗取潜意识中的秘密,甚至还可以通过梦境在目标人物潜意识中植入一个信念。
5、发现真我
这个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真我是一种寂静之境,有点像中国道家的“灵修”;
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·蒙台梭利曾提出过一个“精神胚胎”的概念,她认为儿童在出生之前,便具有一种精神展现模式,她将儿童这种天生的心理本质称为“精神胚胎”,就像一粒种子一样。
在发育过程中,“精神胚胎”这粒种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,自由成长。

睡眠的最高奥义,亦是该如此。
“风来疏竹,风过而竹不留声;雁渡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……”
本文源自头条号:心机知蛙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总是失眠睡不着?中医辨证帮你解决失眠困扰
晚上睡不着,白天起不来…… 据《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》中指出,当下中国人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。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会引起90余种身心疾病的风险,比如体重增加、头痛、焦虑、抑郁、提前衰老、癌症等。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在临床上极为常见,中医称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