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,是个重要的问题,需要你的足够重视,就可以睡个好觉
在人的一生中,健康的三大法宝:睡觉、饮食、运动,睡觉是占第一位的。 谈到睡眠,我们会想到:春困秋乏,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在生活中的我们更想睡,想睡,很想睡,可是却夜不能寐,辗转反侧,数羊各种怪招奇招都败下阵来。睡眠对有些人来说不是问题,

长夜难眠思绪缠,
窗外竹影乱心弦。
香榻辗转望明月,
一半清辉一半甜。
多美的夜,多美的思绪,可现实是——睡不着啊……
生活不止996,还有睡不着的苦恼

如果只是一两天的短时失眠
可能找个周末与床结为”生死之交“
自然就能恢复以往的睡眠节律
也不用把它当一回事
但是,如果失眠症状持续1~2周
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
上班犯困想睡觉
睡觉失眠时又数着还有几个小时上班
简直是双重折磨啊

实在睡不着,可以来点安眠药啊!
提到安眠药
小伙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阵营
恐惧安眠药型vs滥用安眠药型


■ ■■■■
首先,是恐惧安眠药人群
他们悄悄打开聊天窗:

而滥用安眠药型人群
倚仗长期失眠换来的吃各种安眠药的心得
他们坚信“久病成医”
大刀阔斧
随意改变种类
或任意增减剂量
各种“骚操作”
信条只有一个:

该如何看待和使用安眠药?
不要恐惧安眠药
药娃给你拍胸脯保证
只要正确服用安眠药
它给我们健康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
其实
失眠所导致的记忆缺损和衰退程度
远远高于服用安眠药产生的不良反应
所以
不要把记忆力“渐弱”的锅
甩给安眠药
如果真有这回事
那也是治疗不得当
安眠药越吃越多
失眠越治越重
最后出现明显的记忆力衰退
怎么用药才更合理?
短期或按需服用安眠药
经常失眠,是谁惹的"祸"?内科老专家:教你1招,睡眠悄悄好
48岁的赵阿姨,2年前因为月经量增多到医院去看病,发现子宫肌瘤,医生开了一些药物吃了之后有所好转,但病情总是反复,她便开始担心,害怕子宫肌瘤不断增大,发生恶变,怕吃药三分毒,药物会有副作用,比如损害肝脏等,反反复复看药物说明书,越看越害怕,想
服用时间不宜过长
最好按需服药
也就是说
按照白天的活动情况和夜间睡眠需求
在失眠时服用安眠药
一旦睡眠状况好转就不要继续用药
短期及按需服药有利于减少药物依赖
避免产生成瘾性和依赖性
(纯干货,建议阅读3遍)
如何选择服用安眠药的种类?
当你向医生讲述你失眠的状况时
医生已经用十年寒窗知识
三年规培经验
N年临床实力
帮你选择服用哪一种类型的安眠药
通常入睡困难的失眠
医生会给开具短效的安眠药
夜里容易早醒的失眠
医生会让你服用中效或者长效的安眠药
切记:不要随意更换自己服用的安眠药
更不要使用他人推荐的安眠药
药娃温馨提示:

吃药以后还是不能入睡
就随意增加剂量
万万不可取
这种情况要向医师咨询
更换适合你个人的安眠药
盲目加量
只会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

因为有些种类的安眠药起效非常迅速
短时间内就能把你“放倒”
有位朋友在服用了半片的酒石酸唑吡坦
(一种短效安眠药)
以后就去洗澡
结果
她在洗澡房“睡”了一个晚上
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应选择小剂量
60岁以上老年人服用安眠药剂量是成年人的2/3
患有心、肝、肾疾病的老年人药量是成年人一半
以免影响老年人的活动精力和感觉功能

连续服用催眠药超过7天
就要有一个逐渐减量的过程
递减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剂量不变,先隔日服药1次,再3日服药1次,如果无反跳便可停药;第二种是逐渐递减原先服用量,递减剂量依次为1/4、1/3、1/2、2/3,一周内若无反跳方可停药。
(如果记不住,那就听医生的)
(患者的服药依从性,比什么都强)
写在最后:
安眠药不可怕
用对了,还你一个香甜的美梦。

作者:深圳大学总医院 王知力
本篇荣获文字组三等奖#清风计划#
本文源自头条号:药葫芦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“3亿中国人失眠”:睡眠不好怎么办?4招教你防失眠
据《中国睡眠指数》报告显示,有超过3亿的中国人患有程度不一的睡眠障碍! 75%的90后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入睡,其中33%的人在凌晨一点后入睡,成年人的失眠率高达38.2%。 中国新闻网曾发布一条信息说: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不足,超6成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,